泰戈尔曾说过:“让生命如夏花般灿烂。”
这个夏天,我们相聚在有为,每个人心中都封存了一段有如夏花般灿烂的记忆。
第一次知道博雅乡村项目,是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每次假期一来到,我就会陷入整日不知做些什么的混沌状态。那时已知道自己在文科班的价值,已确立了梦想,就差做些什么来丰富自己了。于是一听说博雅乡村项目就想着要参加,语言一直是自己的最爱,虽我总被老师夸赞英语好,但几次去市里参加过比赛后也知道人外有人,而这个项目的全英文授课恰恰能锻炼我的口语。但因为知道得太晚,报名早已结束,我与它失之交臂了。
高三快毕业时,我便与参加过博雅乡村项目的柏源打听了许多报名事项,高三一毕业就诚惶诚恐地写好自己的表格送到有为,听到可以参加时开心极了,像是夙愿得到满足。而这一次经历,也从未让我失望。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Anna的时候,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紧张得在说完hello之外就呆滞地站着,再也不知道说什么。Anna一直微笑着看着我们,眼神里的鼓励让我们更加惭愧。而到结业的那晚,我已经可以流利地,毫不畏惧地站在台上,介绍只属于GROUP 1的理想国。这其中的成长,让每一个成员都感到骄傲。
其实Anna对我来说,没有一刻是老师一样严肃的存在。每节课的破冰环节,Anna准备的小游戏总是让我感到惊喜。我最喜欢的当然是Sending the Message啦,我不会告诉你这是因为这个游戏帮我记住成员们的英文名以及它是最简单的……最让我措手不及是funky chicken,当时以为喊出“Let me see your funky chickens”的小组是出题人,结果我们傻傻地把funky chickens改成了Gangnam style,想陷害对面的成员们,但是傻傻不清楚游戏规则的我们最后献出了江南style的初跳。除了游戏让我们更放松,Anna准备的课程也让我们更加受益匪浅。习惯了中国式课堂的我,刚开始对于Anna无论在授课时,还是课后,都频繁问我们意见,每句话后面都跟着一个“right?”感到有些不适应。每次Anna一说“right?”我就忍不住想点头说“yep”。这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西文化差异碰撞。
这短短一个月,我们不仅周游世界,还为了结业晚会苦练印度舞。本以为直到半夜一两点还在苦苦寻找从未听说过的国家信息已经是极致了,没想到强忍着肚痛一屁股又一屁股坐在地上才是顶峰。直到今日,我都想高呼一声:“这酸爽,真不敢相信。”(可惜无法把这句话深刻的内涵翻译给Anna。)
在快到结尾的地方,突然想起结业那天下午,GROUP 1的成员集聚在一起,还在丰富我们的理想国“Atlantis”。“国歌”Beyond The Sea让人心生绝望,我们站着协调着彼此摇摆的动作,练习着小剧场,很累却又很充实的感觉一直萦绕着我们。直到结业晚会全部结束,我们吃着蛋糕聊着天,互相抹着蛋糕,那股紧张感才消失不见。剩下的,全是满满的自豪感以及感激。
毕业证书让我忍不住微笑,Anna在上面写着“For having the best English and the best skills to express yourself.”这份评语是我用努力换来的,也是对我最好的鼓励与肯定。
谢谢这段经历,谢谢Anna、华蓁以及有为,生如夏花,期待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