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活动站上讲台那不是一般的紧张,好在讲座的形式下整场活动所有营员都很配合,比我想象中的热度要高,绘画的环节在其他志愿者的配合下也达到了了解和趣味的目的。
活动开始从介绍地球现状开始,营员反应还是很集中。关于地球风貌的问答互动,原来是以热场为目的设计的,因为问题的选择的关系导致营员热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接下来的风貌欣赏,萌物和风景还是很吃香,调动了气氛。进入正题之后,地球的形成,以放映和讲述的形式介绍了地球由小星体撞击形成胚胎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化,慢慢发展成了一个椭球体,在观赏关于地球上的水是如何来的一个猜测可以看出营员慢慢进入状态。在内容的讲述方面因为上台实在紧张,语速和内容都不足。
进入介绍古生代和古生物的正题之后,以讲座的形式为主,提问很少。这一段当初设计的时候因为互动太少知识性太强,一度以为营员会不感兴趣,但是通过志愿者反馈了解到营员还是愿意接受的。活动具体介绍了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介绍了每个纪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古生物,相关古生物的体形习性部分生物的形成原因,时代命名的原因,和环境的特点。可能数字的概念太空,古生物的大小需要具体的举例之后他们才会与现实联系有大概的概念,这部分设计的就是为了让营员对远古地球和生物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基本达到了目的,在趣味性上要差了一些,互动也没有做到最好。
绘画部分,是整个远古时代介绍的高潮,希望营员在绘画的过程中对古生物的理解更上一步。营员的参与度很高,活动设计是五组营员在六个纪中分选,分别绘画具有代表性的,有些营员可能在绘画方面不太擅长,所以在展示和绘画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热情,带队志愿者在这方面帮助了很多,鼓动了羞于表现的营员。在展示的时候,有很多惊喜,营员做的很棒,比如负责奥陶纪的小组,在鹦鹉螺的绘画上,大家画的不止是奥陶纪的鹦鹉螺,每个人都绘画出了自己的鹦鹉螺。还有负责侏罗纪绘制的小组,一个营员仔细标出了每个部分的名称,绘画的也很用心。另外一个男生的三角龙,没有多余的色彩,用黑色的水笔也做的很好立体感很足。每一位营员都充分参与了活动,是我这一天活动感到最开心的地方。所以要感谢所以认真参与的营员,带队带领的志愿者小伙伴。
冬令营志愿者陈琬芬